
12月16日,以“互聯互通、共享共治——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”為主題的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浙江烏鎮開幕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幕式上發表講話指出,中國正在實施“互聯網+”行動計劃,推進“數字中國”建設,發展分享經濟,支持基于互聯網的各類創新,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。
每一次產業技術革命,都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巨大而深刻的影響。縱觀世界文明發展,從農業革命、工業革命到信息革命,無不如此。自1969年9月人類首次實現計算機之間數據傳輸,開啟“互聯網紀元”至今不過四十余年,互聯網已有席卷全球、影響人類生活方方面面之勢。在傳統行業帶動經濟社會發展逐步乏力之際,以互聯網經濟為代表的新興行業日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。
12月16日,以“互聯互通、共享共治——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”為主題的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浙江烏鎮開幕,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幕式上發表講話指出,當前,世界經濟復蘇艱難曲折,中國經濟也面臨著一定下行壓力。解決這些問題,關鍵在于堅持創新驅動發展,開拓發展新境界。中國正在實施“互聯網+”行動計劃,推進“數字中國”建設,發展分享經濟,支持基于互聯網的各類創新,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。
習近平的致辭,既切中了當下中國經濟現狀,又指明利用互聯網驅動創新發展助推經濟轉型的方向。
自21年前接入國際互聯網,一場偉大的信息變革就以不可逆轉的勢頭,在古老的中華大地上迅猛推進。截至目前,中國已有網民6.7億、網站413萬多家,互聯網深度融入經濟社會發展、融入人民生活。在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引領經濟社會發生深刻變化的背景下,決策層無論是執政理念還是政策制定,都逐步朝著互聯網方向前行。
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“創新、協調、綠色、開放、共享”五大發展理念即明確,“十三五”時期,中國將大力實施網絡強國戰略、國家大數據戰略、“互聯網+”行動計劃,發展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,拓展網絡經濟空間,促進互聯網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。而根據此前制定的“寬帶中國”戰略,預計到2020年,中國寬帶網絡將基本覆蓋所有農村,打通網絡基礎設施“最后一公里”,讓互聯網滲入每一寸土地。
近年來,隨著互聯網加速與各個行業深度融合,互聯網思維深入人心,線上線下互動融合成為“雙創”最為活躍的領域。不僅金融、傳媒等新興行業頻頻“觸網”,裝備制造、餐飲住宿等傳統產業也紛紛插上“互聯網+”的翅膀,生機日漸蓬勃。
以本次世界互聯網大會主場浙江烏鎮為例,這是一個小橋流水、粉墻黛瓦的典型江南傳統古鎮,正是網絡創客、網上醫院、智慧旅游這些新生業態快速發展,讓這個千年古鎮煥發出新的魅力。正如習近平所言,烏鎮的網絡化、智慧化,是傳統和現代、人文和科技融合發展的生動寫照,是中國互聯網創新發展的一個縮影,也生動體現了全球互聯網共享發展的理念。
當下,曾經以傳統行業驅動的中國經濟正面臨著不斷下行的壓力,結構轉型、提質增效成為我們致力的方向,“互聯網+”恰逢其時地成為了重要戰略抓手。目前,我們正在推動移動互聯、云計算、大數據、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。可以想見,這必將進一步刺激產業創新、促進跨界融合,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,助力中國經濟轉型彎道超車。(第一財經日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