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近日,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到“工匠精神”,“工匠精神”是什么?為何要提倡?騰訊網、鳳凰網、新華網等國內多家媒體刊登寶鷹集團副總裁文章《尋找“工匠精神”》,且看古樸先生如何解讀。
近日,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到,“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、柔性化生產,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增品種、提品質、創品牌。”總理為何要提倡“工匠精神”?“工匠精神”是什么?
2012年,韓國中央銀行發表了一個名為《日本企業長壽的要因與啟示》的報告書中顯示,世界上持續存在200年以上的企業有5586家,分屬41個國家,讓人驚嘆的是其中的3146家企業集中在日本,其后是德國837家,荷蘭222家,法國196家。報告分析,日本企業能在漫長的歲月中依然存在的秘訣是:細水長流、不追求眼前利益、誠信經營、專業專注、透澈的職業精神、超越血緣的繼承者挑選、保守的企業運作等。簡單地說,這些企業都擁有一個共同的特點,就是“工匠精神”。
所謂“工匠精神”,就是不僅僅是把工作當作賺錢的途徑,而是樹立一種對工作執著、對所做的事情和生產的產品精益求精、精雕細琢的精神。早在2000多年前,在我們行業的祖師爺魯班身上,已體現出最原始最真摯“工匠精神”,然而遺憾的是,這種精神沒有得到很好的傳承和發揚,這也是當今社會充斥著“功利心”、“浮躁心”和“投機心”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怎么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呢?正心,精進!所謂“正心”,就是放下功利心,以求知精進為己任;改去浮躁心,踏踏實實做人做事;看破投機心,領悟因果報應,尊重客觀規律。至于“精進”,我很認同兩大世界500強企業京瓷和KDDI的創始人稻盛和夫提出的“六項精進”:一、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;二、要謙虛,不要驕傲;三、要每天反省;四、活著,就要感恩;五、積善行、思利他;六、忘卻感性的煩惱。
寶鷹集團的企業愿景“裝飾完美空間,締造百年基業”,讓每一件裝飾產品都堪稱“完美”,實現“百年”品質,體現了我們對“工匠精神”的追求。“智、敏、勇”的企業精神核心和“誠信為人、嚴謹做事、共贏經商、和諧發展”的企業經營理念,則是寶鷹對“工匠精神”的詮釋和踐行。
另外,我推薦諸位仔細閱讀由付守永先生寫的《工匠精神》一書。書中表述的觀點和列舉的案例,是值得任何一個企業及員工個人借鑒和學習的。
最后,以梁漱溟先生語錄作為結束語:“吃飯好好吃,睡覺好好睡,走路好好走,說話好好說。如此之謂敬。敬則不茍偷,不放肆。敬則不逐物,亦不遺物。逐物則失心,遺物同一失心。只是即物見心,心卻不隨物轉。”
其實,這不也就是“工匠精神”嗎?
▼新華網 http://www.gd.xinhuanet.com/newscenter/2016-03/11/c_1118308368.htm
▼騰訊網 http://gd.qq.com/a/20160310/060156.htm
▼鳳凰網 http://gz.ifeng.com/a/20160310/4355317_0.s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