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,受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,資源約束日益加強的影響,住建產業的人工成本、材料成本也在逐年遞增。風起云涌的房地產,早已進入更殘酷的下半場比拼。
成本高企,傳統供應鏈之殤
“房地產下半場”的提法,意味著以往高投入、高消耗、重營銷的粗放式上半場打法,已然無法繼續。住建產業從高速發展到高質量發展,下半場的競爭,更多拼的是效率和交付能力,而開啟新大門的鑰匙正是:供應鏈。
先讓我們明白一個概念,什么是供應鏈?簡而言之,供應鏈就是指圍繞核心企業,從采購原材料、制成中間產品到最終產品,最后由銷售網絡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,從而將供應商、制造商、分銷商和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結構。
在過去的20多年里,“大行業、小企業”的建材產業形態并未被顛覆。上中下游的分散,讓產品從供應商到消費者經歷層層分利,最后被盤剝的仍然是消費者們。行業在發展,但效率并未提升,建材市場的問題究竟在哪?歸根到底,在于供應鏈這一層又一層的繁瑣環節沒有改變。
對于采購端企業來說,由于建材產品的特殊性,本身具有量大、品類分散的特點,采購產品往往涉及全品類、多元化,單次采購過程中,采購端企業往往需要面向多個供應商,傳統冗長的供應鏈環節,層層盤剝,造成了采購成本的居高不下。
而對于供應端企業來說,不少供應端企業由于缺乏品牌運營能力,同時因為自身規模、資金、技術和人才等多方面原因限制,標準化水平較低,獲客渠道單一,只能過度依賴需求方,抗風險能力低,加上面向庫存的傳統生產模式,信息化程度低,無法合理有效配置資源,不僅造成了資源的浪費、成本的上升,更無法應對需求變化迅速的市場環境,導致機會成本提升。
因此,通過整合供應鏈,集中采購,提高采購方服務能力,降低采購端企業成本,進而推動供應鏈生產企業的優質發展,是大勢所趨。
建材集采企業將成為下一個“爆點”
優勝劣汰、強者恒強。困境、整合、洗牌趨勢下,打通線上線下、形成閉環、有較強供應鏈能力的建材集采企業將成為下一個“爆點”。而優秀的集采企業必然有以下“三大能力”。
01.資源整合能力
整合,包括對上下游的整合、產品品類的整合、銷售渠道的整合、客戶資源的整合。整合,可以整合別人,也可以被人整合,而無論哪種,都要具備優勢和能力,否則要么無人理睬,要么無人問津。
實力雄厚的建材集采企業可以直接切入全產業鏈;稍遜一點的也可以先嘗試多品類集成,小幅整合。總之,要整合別人,須有江湖地位、有影響力、話語權,有資金實力,有運籌帷幄的組織管理能力。被人整合,則要有專業精深的服務能力。
02.渠道運營能力
《十月圍城》里胡軍扮演的閻孝國說“就憑你們幾個開個會游個行就想救中國”,話糙理不糙,一個成熟的集采平臺要整合多渠道資源,匯聚優質豐富的供應商和客流,做到供求兩通,建立良性的自循環鏈條。可以說,充足的客單量和順暢的供應鏈,是集采平臺的護城河。
同時,當下建材消費市場,“客戶碎片化”的特征越來越明顯,必須具備“全渠道運營”的思維和能力,經過O2O、網絡口碑等方式的引導,引導更多資源流向平臺。
03.專業服務能力
建材集采平臺將供求方聯系起來,從“買賣關系”升級成為“服務關系”。產品只是載體,服務才是關鍵,平臺所具備的價值,正是服務。作為第三方采購服務平臺,大宸集團旗下大宸集采,面向開發商、工程總包、裝修公司、建材供應商等地產行業上下游企業,集采平臺通過互聯網+的方式提升質量、整合資源、降本增效,聚焦為行業客戶提供專業服務,輔助決策,通過陽光透明的新采購模式降低交易成本。
建材集采平臺在未來場景的應用
01.存量房時代來臨,建材集采在家裝領域的應用
存量房時代來臨,下沉市場正成為企業發展新藍海。供應鏈越強,工期越短,意味著企業毛利率越高。存量時代下衍生出舊房翻新、局部改造等多種細分需求,這就需要裝修匹配相應的資源和服務能力。然而,全國裝修公司有幾十萬,他們的發展規模、水平都還比較初級,面對消費者高效率和個性化的需求,顯然有點力不從心。因此,只有通過大平臺才能將全行業資源集中,進行深度整合,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發展。
02.建材集采在裝配式建筑上的應用
裝配式建筑在效率、環保、成本等方面具有很強大優勢,國家近幾年也在大力提倡發展裝配式建筑,尤其是在疫情期間火神山、雷神山兩座醫院的迅速落成,讓市場看到了裝配式建筑的優勢和市場前景。據悉,火神山、雷神山兩座醫院均采用了行業最前沿的裝配式建筑技術,最大限度地采用拼裝式工業化成品,同時,在外部拼接后進行整體吊裝,將現場施工和整體吊裝穿插進行,大幅減少現場作業的工作量和時間,實現效率最大化。
統計數據顯示,美國預制裝配式建筑所占比重約為35%,中國香港所有公屋及60%商業項目使用預制裝配式技術,地震多發的日本有50%的住宅和85%的高層采用裝配式技術。德國是世界上住宅裝配化發展最快的國家,住宅預制裝配式構件比例達到94.5%。反觀國內,目前裝配式建筑僅占新建建筑比例的10%左右。根據住建部出臺《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綱要》,2025年中國的裝配式建筑將要達到國內建筑市場的50%以上,市場規模將達到47000億元。幾年內,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%,標志著我國裝配式建筑工作進入全面發展期,裝配式建筑建材集采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。
總而言之,建材全產業鏈生態系統構建正在形成,未來建材供應鏈也將往整合上下游資源,向平臺化發展。這樣才能促進開發商、工程總包、裝修公司、建材供應商多方價值共創,降本增效,實現聯合研發、聯合營銷、聯合交付的良性協同狀態。
(文章來源:搜狐動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