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印尼《國際日報》于4月21日以整版刊發了寶鷹股份股東寶賢公司投資的電視劇《親親中國爹娘》的開機盛況,現本網予以轉載!
全文如下:
標題:《親親中國爹娘》中山影視棚隆重開機 十月登錄臺灣在“國際客家博覽會”首映
【本報廣東中山訊】(記者 劉斯協)繼前期的外景拍攝、取景等工作后,20日,32集電視劇《親親中國爹娘》設在孫中山先生故里中山市的攝影棚正式開機。該劇總策劃、總制片人、瑞爾投資管理咨詢(深圳)有限公司董事長莊賢裕透露,10月15日至25日,2015臺灣國際客家博覽會將在臺灣新竹舉行。“我們的首映禮已安排在該博覽會的一個展示項目,屆時將有全球700多個客家宗親會代表和各國媒體人士等逾萬人觀禮。《親親中國爹娘》將一炮打響。”
該劇主人公原型、國際日報報業集團董事長熊德龍,出品人、深圳市寶賢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古樸,總編劇、深圳市新作品影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朝民,總監制、國際日報報業集團總裁趙金川,以及總監制、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協會長胡國華,監制、著名表演藝術家、上海市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吳競,東莞市政協副主席蔣小鶯等領導、嘉賓出席了19日晚的開拍晚會。晚會由全球客家文化大使鐘雯主持。
莊賢裕說,從20日中山攝影棚的開拍至8月底在梅州關機,只有四個月的時間,拍攝進程為三天一集。加上兩個月的后期制作,預計11月即可在電視臺播出。他透露,該劇已在中國境內選定由中央電視臺播出,境外則爭取談妥印尼、新加坡、洛杉磯、香港、臺灣等地的電視臺。屆時,將分別用普通話、客家話、印尼語和英語等語種配音,向世界各國展示中國人的“和善”。
莊賢裕稱,這是一部親情大戲,其基調追求貼近生活及陽光,親情而不苦情。全劇始終貫穿以德報怨、厚道寬恕、感化救人的敘事橋段,充滿了人性的真、善、美和樸實、溫暖的內在力量,從而承載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——潤物無聲的內在價值。所以,本劇的主題為“弘揚中華傳統文化,彰顯客家人文精神”。本劇主人公的原型熊德龍是現實生活中真是存在的一名傳奇人物,他的成長、成功歷程,可以教育世人、尤其是青年人積極向上、自強自立、孝順長輩、回報社會等,具有非常正面的、積極的意義!此外,這是中國首部反映中印兩國人民友好的電視劇,對傳承中印兩國情誼,推進兩國外交關系將產生一定的作用。
熊德龍在發言中首先對古樸、莊賢裕、王朝民及劇組人員等表示感謝,認為一定會拍出一部有情有義、有血有淚、富有教育意義、具有高水準的電視劇。他希望這部電視劇能推動中印兩國人民的友好,幫助促進兩國友誼萬古長青。
隨后發言的古樸動情地說:“我還沒認識熊德龍先生,就看了劇本;看到劇本的六成,我就決定投資了!因為我爺爺一直教導我們要有孝心、孝道,懂得感恩。熊先生的事跡太感人了,我深為他的美德所感動!他沒有一點中國血統,卻能做到如此孝道,為父母守孝三年。試問,誰人能做得到?!”“這部電視劇,不是某個人的,不是某個公司的,也不是某個國家的,它是全人類的!”古樸的結束語博得了全場熱烈的掌聲。
胡國華表示,自己也深為劇本所打動。他說,這部電視劇,不僅反映了熊先生的精神,也反映了中印兩國人民的友情。這幾年來,中印關系不斷加強。“相信這部電視劇會得到我國有關部門、有關領導的支持。”
據悉,由于該劇反映了日軍太平洋戰爭、印尼獨立、新中國成立、主人公美國從商、中國改革開放等多個時期的故事,時間跨度大,所以劇組陣容也頗為強大,初期有300多人。待整個電視劇完工,預計參與攝制的人員將超過2000人。